中铝网站群

EN

匠心耕耘结硕果——记2025年度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特级)质量管理小组”驰宏综合利用制液厂浸出QC小组

来源: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时间: 2025-09-18

在2025年度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及质量信得过班组评审会上,来自全国的300余个优秀项目展开激烈角逐。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宏综合利用)制液厂浸出QC小组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优秀(特级)质量管理小组”殊荣。

攻坚:从“卡脖子”难题到破局之路

钴渣处理一直是锌湿法冶炼行业的“卡脖子”难题,存在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处理成本高等瓶颈。为推进资源化利用,浸出QC小组选定降低湿法镉钴渣渣量这一课题展开攻关。

钴渣从“老大难”问题转变为待挖掘的“资源”。浸出QC小组10名成员分为三个专班,分别负责基础数据收集分析、设备改造投用等工作。

工艺分析组人员连续多日坚守生产线8小时以上,逐一精确记录钴渣日均产量,记录本边缘已被翻得卷曲;设备改造组人员冒着高温,反复测量管道间距,汗流浃背仍专注操作,确保零件精准匹配;数据分析组人员长时间埋头实验室,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常为核实一个数据加班至深夜……

为找准症结,团队三个月内完成100余次现场统计,形成的分析报告堆积近半人高,每一页都凝聚着专注与坚持。

突破:在对标中创新 于实验中求真

“闭门造车走不通,必须对标行业最前沿。”组长邓海波带着核心成员先后奔赴河南及云南省等地行业标杆企业调研,获取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

实验室成为创新的主战场。团队设计了12组正交实验,系统测试温度、浸出频次、锌粉配比和反应时间对渣量的影响。他们要在15℃到 45℃的梯度温度、1次到4次的浸出频次、1%到5%的锌粉配比,以及30分钟到3小时的反应时间里,找出影响渣量变化的关键。

年轻的技术员小徐负责记录每次实验的渣量数据,在他的实验记录本上,红笔标注的异常数据旁写满了分析备注;经验丰富的王师傅则专注调控反应时间,每一次按键都格外郑重。

当第87次实验结束,实验结果比预期值低了近30%时,实验室的灯光亮了一整晚,有人在白板上绘制新的实验方案,有人对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趋势,就连窗外泛起鱼肚白时,大家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下一步的试生产计划,眼里的光比实验室的灯光还要明亮。

他们没有急于量产,而是连续72小时监测反应稳定性,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2024年8月,新工艺首次工业试验成功,处理后钴渣量减少30%,锌、镉、铜等金属回收率显著提高,锌粉单耗下降24%。

赋能:从基层到行业的价值辐射

该技术创新效益显著,真正实现“变废为宝”。一是通过优化处理工艺,实现危废减排;二是提高锗、镉等战略金属回收率,缓解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压力,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三是通过系统回收有价金属提升经济效益,并形成可推广的湿法冶炼“三废治理”解决方案。

近年来,浸出QC小组致力于提升锌冶炼系统盈利能力、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工艺改进,不断推动锌冶炼系统构建绿色生产模式,助力驰宏综合利用建设绿色低碳、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铅锌冶炼领军企业。

从一次次基层实验到站上行业领奖台,驰宏综合利用制液厂浸出QC小组用行动诠释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这支专注创新的团队,也属于恪守“品质不容妥协”原则、践行“点石成金 造福人类”社会责任的中铝人,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钱雪姣、韩晨琛)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法律声明|网上办公|电子采购|电子销售

版权所有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滇ICP备2021000682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